市蔬菜科学研究所王东升职工创新工作室赴田间送科技服务 以实干献礼"五一"劳动节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为弘扬新时代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4月23日,市蔬菜科学研究所王东升职工创新工作室成员赴浦口区格冠农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浦口区胡守兴家庭农场开展"科技助农促春耕"专项服务,为企业和大户破解生产技术难题,以实际行动践行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精准把脉开良方
在格冠集团翠绿盎然的番茄大棚内,针对当前某些口感型番茄易发脐腐病的问题,王东升向技术人员介绍了番茄脐腐病的成因和防治方法,并开出了“钙肥应该在坐果早期就开始使用,每隔1周可以喷施一次,这样可有效降低番茄脐腐病的发生”的药方。浦口区胡守兴家庭农场,针对农场负责人胡守兴反映今春气温一直偏高,导致出现了多种病害,比如番茄灰霉病的发生率就比往年要高的问题,团队成员李伟明指出,高温高湿是灰霉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在栽培过程中,一定要及时通风,及早发现并进行人工干预;在发病早期,可以选用40%啶酰·咯菌腈悬浮剂1000-2000倍液或30%唑醚·啶酰菌悬浮剂500-800倍液喷雾。
服务指导接地气
创新工作室团队结合南京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成果应用项目和南京市现代蔬菜园艺高质量发展项目,通过“定点服务+巡回指导”模式,团队实现对全市重点蔬菜种植大户的全覆盖、精准化技术帮扶;同时,团队建立技术指导的种植大户微信群,积极在群内解答大户相关问题。建立“线上问诊+线下回访”双轨服务机制,确保技术指导不断档、见实效。在格冠集团,团队成员刘庆叶、陈莉莉从设施西瓜科学用肥、病虫害绿色防控和授粉坐果等方面和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并详细介绍设施西瓜高温闷棚的操作方法和技术优势。
创新驱动促转型
在胡守兴家庭农场的西瓜大棚内,李伟明详细询问了“有机肥替代化肥”试验的西瓜生长情况,并实际测量不同处理西瓜的生长指标,以便后续数据分析。近年来工作室团队秉持“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围绕设施蔬菜产量、品质、土壤地力提升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探索,取得了较好效果。工作室团队以胡守兴家庭农场作为核心示范基地,在该基地开展新品种试种、生物基质育苗、蜜蜂授粉、耐候膜替代普通膜、化肥农药双减、高温闷棚、平衡施肥综合技术、绿色防控综合技术等多项实用技术示范与推广,各项技术累计示范900亩,新技术覆盖率90%。农场负责人胡守兴感慨:"专家带来的不只是技术,更让我们看到了科技种菜的新前景!"
职工创新工作室是激发职工创新活动,促进职工成长的重要平台,也是工会服务社会的重要抓手。王东升职工创新工作室于2018年被市总工会授牌。此次科技服务展现了农业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实干精神。下一步工作室团队将持续深化“创新工作室+示范基地+农户”的服务模式,计划年内开展技术帮扶10场次,建设科技示范田1000亩,让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在田间地头生根发芽。
市蔬科所党总支 李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