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更多“爆款”作品,让工会故事直抵人心

——来自首届全国工会融媒宣传技能大赛的报道

2025-07-28 南京工会 449次

本报记者 李娜 肖婕妤 于芊芊

实操考察全面,文字量看起来不小”“无论抽到什么题,都要找准小切口”“虽可适当运用AI技术,但也不能完全依赖”……

7231330分,四川成都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9号馆,2025“智汇工会 创新传播工会融媒宣传技能大赛决赛正式拉开帷幕,由140名工会融媒尖兵组成的35支代表队展开激烈角逐,赛场外的各参赛单位领队通过16块监控显示屏实时观战、轻声讨论,气氛同样紧张。

这场全国工会系统首次聚焦融媒宣传开展的技能比武,由全国总工会主办,全国总工会宣传教育部、四川省总工会联合承办。考察题目聚焦全总“559”工作部署的可视化、互动化、情感化传播实践。根据赛制,以4人为一组的参赛选手,要围绕随机抽到的考题,在4小时内提交结构完整、逻辑清晰、可行性强的宣传策划方案,形成至少包含文字、视频、图片三要素的全媒体宣传产品,同时配发评论。

讨论、分工、研究策略……比赛中,大家争分夺秒,敲击键盘的声音此起彼伏。54岁的王井堪来自河北代表队,是参赛选手中年龄最长的一位,在一线工会宣传岗位深耕30余年。媒体深度融合带来了许多新课题,我们在工会宣传实践中摸着石头过河,希望通过这场竞赛获取更多难点的解决方案。她抱着挑战自我的心态一路通过选拔赛、省级预赛进入决赛场。

运用理论+艺术+技术的创新表达,构建平民化表达、情感化传递、社会化共鸣的新型叙事体系,形成技术驱动+内容创新+情感连接的融合传播新模式——由传媒领域专家学者、资深媒体人和工会宣传负责人组成的专家评审团,在对35个涉及职工思想政治引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弘扬三个精神、工会维权服务、工会数智化建设等诸多方面决赛作品的深度评析过程中,总结了3个维度的创新与突破。

技能与思维均体现对全媒体时代新闻宣传的顺应,准备扎实,充满惊喜!跳出工会看工会融媒宣传实战,作为本次决赛评委的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操慧如是感叹。

724日,在决赛发布展示环节,参赛单位按照抽签顺序依次进行作品阐述,AI图像生成、智能影像处理、三维动画等前沿技术被有机融入工会传播实践,实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将的特点突出呈现。

这并不容易,可谓是掐着秒表倒计时的极限创作!在浙江代表队成员李凡从事工会新闻宣传工作的5年时光里,正是全国工会重点布局数智化建设,推进新技术与新媒体在工会工作中深度融合的关键时期。他深刻感到,此次融媒大赛释放的一个重要信号,就是对工会宣传工作者在过硬的政治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敏锐的新闻洞察力、快速的思维反应能力以及高效的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

博采众长,收获满满!展演期间,四川代表队参赛选手刘皑璇沉浸其中,早已跳出紧张的比赛氛围,认认真真地在各参赛队阐释过程中学习并记录。95后刘皑璇是所在队伍中唯一从企业党群宣传岗突围的参赛选手,主场作战,全然没有思想包袱。动员会上,大家方向一致:群英汇聚,学习第一、比赛第二!刘皑璇说。

精准把握职工思想脉搏和社会热点,构建统一指挥、多平台高效联动的融媒体传播矩阵,推动内容生产从粗放供给精准服务转型,推动形成工会干部主导+专业宣传人才支撑+职工网络达人参与的多元化创作梯队……以赛为媒,促学、强技、助融合,在这场融媒竞赛中,各省(产业)工会、参赛选手们手握全新课题再出发。

用笔尖书写工会担当,用镜头定格工人力量,打造更多沾着车间机油香、带着工地晨露、冒着食堂热气的爆款作品,让更多工会故事跨越山海直抵人心!大赛圆满收官,主办方相关负责人对接下来工会融媒宣传实践充满期待。

 

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