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水区总工会机关志愿者下沉一线,全力战“疫”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溧水区总工会机关志愿者身着蓝色马甲,像一颗颗坚强的螺丝钉,战斗在基层最前线。
他们中有“90后”的新生代,亦有“60后”的老党员。测量体温、摸排出入人员、办理居民和车辆登记证、宣传科学预防知识,“60后”带着“90后”往前冲,“90后”争着抢过“60后”手里的活,而“70后”“80后”更是中流砥柱般的存在,为基层社区拉紧拉密一道道安全防线,传递一份份生命保障。
96年的李思捷,刚来工会才5个多月,是总工会年纪最小的职工。“年轻人就要多吃苦。”她主动承担了白酒巷卡口早班执勤工作,天天不亮起来按时到卡口值班,风雨无阻。60年的齐艾梅,工龄42年,党龄35年, 2003年她作为县委督查组的一员曾参与过抗击非典,今年又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奔赴一线参加防疫社区卡口值班任务,她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对党员干部的考验。不送走“瘟神”,不下防控前线,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岗。”除了齐艾梅,坚守在一线的李传才、王平也都是即将退休的“60后”。
80后的牛代良是一名军队转业的工会干部,退伍不褪色,他主动担当奉献,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退役军人和共产党员的初心。春节假期,他除了要在社区志愿服务,还需要拟制区总工会抗击疫情领导小组责任分工方案,想方设法筹措必备的防护用品,定期组织办公场所消毒,努力完成各种后勤保障任务。70后的许晓唐,虽然不是党员,第一时间也主动报名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值班,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一份力量。“年纪轻,体格好,多承担一点没事!”“70后”“80后的他们考虑到区总机关人少,老同志和女同志又占了绝大部分,主动承担起大通宵执勤工作。
志愿者们纷纷表示:“作为广大职工群众的‘娘家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希望“工会蓝”能够为即将到来的‘春天’增添一份更为亮丽的底色,能够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贡献一份力量。”
溧水区总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