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工匠精神  焊接璀璨人生

2018-10-11 南京发布 5102次

视频点击观看

尊敬的各位领导、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我叫孙景南,是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公司车体车间一名电焊工。从事焊接工作27年,我从一名普通焊接工成长为高级技师,中车首席技能专家,江苏工匠,高铁工匠。我的体会是:作为新时期的产业工人,就是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立足岗位描绘人生精彩。

一、弘扬工匠精神,就是要勤于学习,锤炼过硬本领

我职高读的是油漆专业,1990年浦镇公司招工时,看到一位女焊工,一手持面罩,一手拿焊枪,弧光闪烁,焊花飞溅,觉得挺神气也很神奇,一下动心了,毫不犹豫,第一个报了名。很多人都认为,搞电焊又苦又累,是个“男人的职业”,从业20多年来,我似乎一直没离开过人们好奇、怀疑的目光。我却坚持自己的选择:男人能干好的,女人也能干好。焊接车间里必须全副武装,一天下来全身都湿透了,连裤脚都能滴下汗水。每天忙完,整个人都不想动弹。可是为了熟练掌握技术,别人都下班回家了,我还一个人留在车间,找点废旧边角料自己偷偷练习。爱一行才能钻一行,因为乐在其中,我把电焊的苦和累,都抛到脑后,为了学好电焊技术,我不仅跟着师傅学,跟同行学,还买回焊接方面的书籍进行自学。从平焊、横焊、立焊到仰焊,一次次反复练习各种焊接技术。两年后在厂里举行的青工技术比赛中夺得第一名。

2011年中国南车举办第六届职业技能大赛。我顺利通过了公司选拔,将面临长达4个月的封闭集训。我犹豫了,毕竟40岁的女人,体力和精力都不如年轻人,牵绊的东西太多: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不是太好,女儿又面临中考……可多年的坚守让我不能放弃这次难得学习机会。还是爱人了解我,他说:“去吧,家里有我,机会难得,不去拼一下,你会后悔的。”集训期间白天实作练习,晚上理论学习。焊活我可以练,理论可以学,二技能冷作可是一道坎啊!还记得第一个五角星的錾切基本功的练习,别人半天完成的活,我足足用了2天的时间。看着满是水泡的双手,再看看一起集训的20出头的徒弟,我犹豫还要不要继续……为了不辜负公司的期望、丈夫的支持,我在集训营里咬紧牙关。作为唯一的女性选手,我胳膊没人粗,力气没人大,怎么办?只有在技巧上下功夫!画图要比旁人快,錾切精度要比旁人高,借助辅助工具加快成型的速度…… 经受住了身体和精神上的磨砺,四个月的培训淘汰我走到了最后,最终捧回了个人亚军的奖状。

二、弘扬工匠精神,就是要敢于攻坚,挺立科技前沿

随着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公司为了适应新形势,于2000年与国际著名的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合作,承接上海明珠线城市轨道项目,公司不惜重金选派我和几位同事去法国阿尔斯通公司进修学习。听说公司派了个女人来学电焊,法方专家连连摇头:“不行,不行,女的哪行?你们难道没人啦!”公司反复交涉法方只得勉强同意。他们越是这样,我越是卯足了一股劲,要用实力向他们证明:我能行!记得有一次在侧墙工位考核时,由于组装不精确,间隙过大,老外男子汉怕焊穿,没有一个人敢焊。我仔细观察,暗暗计算,觉得可以焊好,毅然接下这个难题,一次焊接完成,活是干得漂漂亮亮,得了一个漂亮的“满分”,在上海明珠线项目执行过程中,每当出现焊接问题需要处理时,法国专家都会习惯地找“Madam Sun!”

2008年,公司新厂区建成投产,我主动请缨支援,带着14名从学校刚毕业的新员工,从头开始,手把手地教。没有任何铝合金焊接基础的学员,在我的悉心教导下,迅速成为生产骨干。随着公司的发展和产品结构的提升,搭建全焊接B型车生产平台,前期的焊接工艺准备工作十分艰难,由于没有成熟的工艺,数个焊工经过数月试验都屡屡失败。我带领团队针对铝合金MIG焊的特点,开展了工艺评定的立项攻关,经过摸索和反复试验,制订出了合理的焊接工艺规程,最终解决了车体核心部件焊接难题,完成工艺评定89项,填补了公司铝合金焊接技术的空白。

苏州地铁、我们也叫苏州线,首列车试制时最关键部位——底架框架枕梁部位的K型接头的一条B级焊缝,其检验等级和焊接难度都是我们企业最高的,每台车都有返工。按照技术要求,返工两次仍不合格就必须报废,我们当时就有一台车因此报废了,损失非常大,一时成为严重影响生产的难题,领导非常着急。“不能影响生产进度,我上!”带着徒弟连续干了6台车,通过反复验证和分析,从清根深度、打底要求、每层焊接速度和摆动方式、摆动宽度等方面综合考虑,提出了新的焊接工艺要求,并形成了针对B级焊缝焊接先进操作法,得到广泛应用,规范培训后已有14人具备了这种关键焊缝的焊接能力,苏州线的射线探伤合格率达到了100%,完全满足生产要求。

2010年平移青岛四方200公里城际动车组项目,是浦镇公司进入城际动车市场的重大机遇。公司安排一批焊工到四方学习动车焊接技术,我也很想去,车间主任说:“苏杭线目前还离不开你,就让别人去吧。”5月1号我还在现场加班,中午就接到人力部通知,让我乘下午的飞机直接飞青岛,我穿着工作服就去了。到了四方,我查看培训现场,与四方焊接专家交流后得知,我们派去的十几名焊工,在四方一个月考了三次只有一个人拿到上岗证。难道我们真的技不如人?我不信。我把人员全部拉回来,买了相同的焊接设备,自己培训。我一边做工艺评定,一边自己练习,一边做培训,将自己的心得体会都教给他们。通过两个多月的努力,我和第一批焊工顺利通过了四方的考核。在四方学习期间,我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想尽办法学习动车焊接制造技术,为了迅速掌握技术连续两个月加班加点,就是凭着这股韧劲,钻研出动车组车体的所有焊接难点。

2013年4月,由我公司生产的CRH6动车在运往广东江门公司的过程中,由于吊运失稳造成车体损伤。我和设计工艺人员第一时间赶到江门查看现场,从方案制订、模拟实验,到强度计算、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历经3个多月,最终获得四方专家的认可。也就在这紧张的时刻,女儿恰逢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我不在女儿身边,女儿似乎有些心神不宁。当丈夫打电话告诉我,女儿考得不好,没有签到心仪的高中时,我非常失落,因为我也是个母亲啊!5月中旬,顺利完成修补工作回家,我对女儿说:“不要放弃,还没走到最后,谁也不知道结果,妈妈相信你!”女儿在我的鼓励下重整士气,后来终于考上了心仪的高中——南师附中,我真为女儿感到骄傲!

三、弘扬工匠精神,就是要勇于奉献,当好示范表率

多年的积累沉淀,让我想要去探寻技艺传承的最佳途径。通过自身的成长经历,我深刻明白师带徒的重要性,先后完成培训32批次,2300多课时,2700多人次,培养徒弟24人,有6人取得高级技师,12人取得技师资格,并在国际大赛上获得殊荣。2014年我担任中国南车参赛队教练,和张忠、赵卫两位大师一起带着南车的焊接精英,闯入“北京嘉克杯”国际焊接技能大赛,取得3个单项第一和团体第二的好成绩。我们最小的参赛选手,22岁的韩璐遥,第一次参加国际大赛,刚进集训队时他非常焦虑:“师傅,我总是焊不好,和老选手差太多。”我对他说:“高手间的博弈,成败在细节,技巧上你不比老手差,沉住气,抓住你能抓住的每一分。”最终他获得手工焊青年组的第一名,对接仰焊单项获得98分的最高分,连老外都觉得不可思议。

随着公司一条条生产线的建立、一个个项目的顺利完成,我也一步步成长起来, 2012年牵头成立了“孙景南技能专家工作室”,多年来带领团队完成科研项目4项,技术攻关100多项,创新成果30多项,授权专利20多项,创造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编制先进操作法培训教材8本,在省部级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被集团公司评为“模范技能人才工作室”。作为工作室的领办人,我明白肩负的责任,时时思考如何带领好团队,充分发挥他们在攻坚克难、技艺传承、人才孵化、交流学习等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为公司的快速发展、为高铁这张永不褪色的金名片做出贡献。

最后,用习总书记的一段话与大家共勉。习总书记说,技能是立业之本,要勤于学习,学文化,学科学,学技能,学习各方面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练就过硬本领。要立足岗位学,向师傅学,向同事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任何一名劳动者,无论从事的劳动技术含量如何,只要勤于学习,善于实践,在工作中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就一定能够造就闪亮的人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