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区总工会举办"指尖上的非遗——绒花制作体验"主题活动

2025-03-13 南京工会 187次

为迎接第115"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36日下午,栖霞区总工会在区档案馆举办"指尖上的非遗——绒花制作体验"主题活动。来自全区企事业单位的80余名女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蚕丝缠绕、铜丝塑形的匠心之旅中,感受"立体绘画"的千年技艺魅力,共同织就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图景。

溯千年芳华 品非遗底蕴

 活动特邀非遗刀画第四代传承人徐月老师主讲。徐老师以绒花起源为引,沿着历史长河娓娓道来:"唐代时,绒花因其'荣华'谐音成为宫廷贡品,宋元时期飞入寻常百姓家,明清时发展为'京花'流派。指尖翻飞间,每一瓣丝绒不仅凝结着匠人巧思,更镌刻着中华女性千年来以柔化刚的生活智慧。"

"2008年,绒花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这不仅是对一门手艺的守护,更是对千年文化基因的郑重确认。"徐月感慨道。如今的绒花早已突破传统形制,化身为胸针、耳饰、艺术装置,甚至登上国际时装周舞台。它以丝线为经纬,编织着过去与现在的对话;以铜丝为筋骨,撑起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的文化脊梁。正如一位参与者所言:"指尖缠绕的不只是丝线,更是穿越千年的文明密码。

制朵朵绒花,传非遗匠心

讲座结束后,徐月老师带领女职工们开启绒花制作体验。从基本的绒条制作,到颜色搭配,再到精细的组装,每个步骤都需细致与耐心。先将丝线缠绕在铜丝上,再轻轻捻开,花瓣的弧度就出来了。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纷纷动手尝试,现场欢声笑语不断。原本散落的材料,在大家的巧手之下,魔术般地变成了一朵朵栩栩如生的绒花。这些绒花又被巧妙地制成发钗、胸针、发夹等饰品,每一件作品都蕴含着对传统工艺的深深敬意。一位参与者举着自己刚完成的绒花,满脸喜悦地说:没想到看似简单的工艺,实际操作却需要这么多技巧!传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绽时代新蕊 谱文化新韵

活动尾声,女职工们将亲手制作的绒花作品集中展示。淡雅的梅花、可爱的小鸟、灵动的蝴蝶……一件件作品风格各异,展现出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的交融。徐月老师点评道:每一朵绒花都独一无二,正如每位女性在生活中的多重角色,既柔美又坚韧。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这场体验不仅让身心得到放松,更增强了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与传承责任感。  

栖霞区总工会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以非遗+节日形式,让女职工在动手实践中增强文化认同。下一步,区总工会将持续推出传统文化体验项目,助力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活力,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工会力量。

 

栖霞区总工会